中宏网湖北6月26日电(记者 贺欢 陈朝豪)当前世界局势复杂多变,全球政治、安全、经济格局都面临着新变革。构建高水平对外开放新高地,既是应对全球经济新变化的战略之需,也是在新发展阶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内在要求。
中部地区,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区域,谋求“构建高水平对外开放新高地”成为应有之义。为此,6月25日“构建高水平对外开放新高地暨首届中部智库论坛”在湖北武汉盛大召开,该论坛由湖北大学、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共同主办,湖北大学商学院、湖北省开放经济研究中心共同承办。
来自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中国区域科学协会等国家智库代表,湖北省人大、省政协、省政府办公厅、省商务厅、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河南省社科院等政府机构代表,湖北大学、武汉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同济大学、湖南师范大学、安徽大学、南昌大学等高校智库代表和专家学者、媒体近300人出席会议。论坛开幕式由湖北大学校长刘建平主持,湖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刘晓鸣、湖北大学党委书记谢红星、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发表了致辞和讲话。
开幕仪式 陈朝豪 摄
围绕着“构建高水平对外开放新高地”的中心议题,与会的二十多位专家纷纷以自身研究领域为根本对中部地区的对外开放发展进行了深入分析与研判,从国际国外双循环、软科技与硬科技、绿色转型、制造业发展、粮食安全、服务贸易、法律重构等多格局、多视角、多方面,对中部地区的对外开放与实现崛起做出了全面深刻的建言与献策。
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从“自主创新与开放创新”“软科技与硬科技”“国内布局与国际布局”三个维度做了“统筹科技发展与安全创新”的演讲。他认为湖北科技创新处于全国“第一方阵”,且拥有丰富的科教资源,有条件成为我国统筹自主创新与开放创新的示范区、“硬科技”创新高地和引领我国中部崛起的“硅谷”。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张军扩认为,现阶段应从着力提高关键领域的自主创新能力、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发展,在畅通内外循环、充分释放内需潜力方面积极探索,全面推动绿色转型,在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发展方式做出示范等三方面促进中部高质量发展,助力构建新发展格局。
财政部原副部长朱光耀认为,要充分利用我国庞大的市场规模,推进高水平全方位对外开放;调整产业链布局和形态、缩短供应链、增强企业的供应链调整能力,加大中国对周边国家和地区区域化产业链的引领,全面落实RCEP,持续不断努力提高最终产品的贸易比重。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员张燕生认为,新形势下武汉应当把握未来全球宏观周期不同步、全球化变局、中美博弈百年变局、双循环战略、国家扩大进口五大机遇推动经济国际化。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员张燕生接受中宏网采访 陈朝豪 摄
湖北省政协副主席王红玲认为,湖北推进气候智慧型农业应当出台气候智慧型农业发展规划与配套政策措施、因地制宜地选择气候智慧型农业发展模式、确保对气候智慧型农业技术研发的稳定经费支持、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加强气候智慧型农业的国际合作与交流。
湖北省政协副主席王红玲接受中宏网采访 陈朝豪 摄
湖北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谢高波介绍,湖北尤其是武汉有开放的基因和文化,历史上湖北许多地区因为开放而兴盛。进入新时代,在构建新发展格局背景下,做新时代内陆开放“前队”,是湖北的重要战略选择。
湖北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谢高波发表演讲 陈朝豪 摄
湖北省政协常委、武汉大学教授邹薇认为,湖北在建设高水平新时代战略支点、打造全国统一大市场重要高地时,应当围绕“核心技术,源头突破”建成创新支点,围绕“纵横交汇,赋能升级”建成开放支点,围绕“强化支柱,壮大支撑”建成增长支点等。
湖北省政协常委、武汉大学教授邹薇接受中宏网采访 陈朝豪 摄
会议最后,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还主持了专家的讨论交流会,并针对在场嘉宾提出的有关湖北及武汉对外开放发展的问题进行了透彻且切中的解答与剖析。
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主持专家讨论交流会 陈朝豪 摄
此次论坛旨在推动中部的发展长远大局,依托强大的智库资源、科教资源和媒体资源,为构建对外开放新高地、打开发展新格局、实现新时代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当下世界形势风云变幻,中部地区正站在新的时代起点、面临新的发展契机,如何讲好中部发展故事、实现中部崛起,是中部地区乃至国家发展的重要议题。希冀在地缘优势显著、生产要素密集、科教人才资源丰富的基础态势下,中部地区对外发展的步伐能迈得踏实而有力、稳健而坚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