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网湖北3月27日电(记者 江发权)3月27日,湖北省政府新闻办召开解读《湖北省战略人才力量“十百千万”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新闻发布会。湖北省委组织部部务委员王发读出席并介绍《行动方案》出台背景、特点和主要内容。
新闻发布会现场 江发权 摄
王发读认为,总的来看,《行动方案》有四个特点:一是聚焦重点、紧扣大局,提出有利于做大人才增量、优化人才存量、激活人才变量的具体措施。二是抬升标杆、守正创新,借鉴吸收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等地有效做法,结合湖北实际,提出开拓性创新性举措。三是分类施策、梯度布局,根据不同类别、不同层次人才特点,制定有针对性的支持措施。四是整合资源、协同推进,系统集成相关部门重点政策,形成工作合力。
王发读介绍,该行动方案提出总的目标任务,即用3到5年时间,培养引进10名战略科学家、100名科技领军人才、1000名卓越工程师、10000名优秀青年科技人才。为此,行动方案安排部署了战略科学家引领、科技领军人才登峰、卓越工程师壮大、优秀青年科技人才腾飞“四大行动”。一是实施战略科学家引领行动。战略科学家是战略人才力量中的“关键少数”。《行动方案》提出“大力引进战略科学家级别的顶尖人才”“发现用好顶尖科技人才”“培养具有战略科学家潜质的高端人才”等举措。对顶尖人才,依托高能级科技力量矩阵,“一人一策”引进,实行顶格支持、上不封顶。对具有战略科学家潜质的高端人才,按需提供稳定足额的项目经费或直接股权投资支持。二是实施科技领军人才登峰行动。科技领军人才是科学研究、科技创新的主力军。《行动方案》提出“积极吸引国内外科技领军人才”“支持培育科技领军人才”“精准培养高层次复合型科技人才”等举措。引进方面,每年发布省级重大科技攻关项目“揭榜挂帅·全球引才”榜单,用人单位每全职引进一人,按照其引才投入的50%,一次性配套给予人才项目经费或直接股权投资支持。培育方面,推动用人单位加大科技领军人才跟踪培养力度,按照1:1比例给予用人单位配套经费补助;加强科技领军人才后备力量建设,每年择优推选30人,实行“精准滴灌”保障。三是实施卓越工程师壮大行动。卓越工程师是驱动产业升级的重要力量。《行动方案》提出“培养大批卓越工程师”“加快招引国内外优秀工程师”“夯实卓越工程师后备力量”等举措。大幅增加培养规模,将湖北省卓越工程师专项每年培养20人,扩容至每年培养150人,支持开展工程技术项目研究。深化专项改革试点,每年遴选支持50个工程硕博士在企实践项目。开辟多元引才通道,每年从国内外全职引进50名左右优秀工程师,直接给予专项支持。四是实施优秀青年科技人才腾飞行动。《行动方案》提出“加速引进海外优秀青年科技人才”“更大力度培养青年科技人才”“壮大科技创新生力军”等举措。放眼全球,每年全职引进800名具有博士学位、STEM专业优秀青年人才。立足本土,扩容实施省青年拔尖人才专项,每年遴选培养不少于200名青年拔尖人才。
王发读还介绍,加快建设战略人才力量,除了上述提到的“硬投入”,还需要发挥用人单位主体作用,充分调动市场化、社会化力量积极性,合力营造助力各类人才干事创业、幸福生活的“软环境”。为此,《行动方案》从三个方面进行了专门部署。一是营造高品质聚才用才生态。林深则鸟栖,水广则鱼游。《行动方案》提出“完善‘人才有价’评估模型,为人才提供股权投资、债权融资、资本市场公开募资全链条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完善‘楚才卡’功能,制定高层次人才分级分类目录,精准匹配人才政策”等举措。二是搭建高能级聚才用才载体。吸引集聚人才,必须要有承载事业、发挥作用的载体平台。《行动方案》提出“举办湖北人才周暨‘长江人才日’活动,打造海内外人才交流、技术合作、项目对接、资金汇聚的标杆性平台”。三是健全高质效聚才用才机制。体制顺、机制活,则人才聚、事业兴。《行动方案》提出“探索以才引才,遴选支持100名左右荐才专家”“赋予重点企业人才举荐权”“推进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改革”“深化省级财政科研项目经费‘包干制’改革”“开展高校院所聘用优秀企业人才试点”等举措。
王发读表示,湖北将以实施战略人才力量“十百千万”行动为抓手,聚力推动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科技产业金融一体贯通、项目人才资金一体配置,全力打造各展其能的全球高端人才集聚地,以人才的风云际会助推湖北发展的风生水起。